近日,由用友主办的「智能会计 价值财务」2023企业数智化财务创新峰会·上海站圆满举办。来自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央国企等大型企业财务领路人以及权威财经媒体相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一同见证“智能会计”新时代的到来,并肩探讨“价值财务”新主张。

为更好传递智能会计对企业业务管理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引领企业财务的价值创造,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用友于会上采访了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勤。此次采访主要围绕智能财务的几个发展现状、业财融合的方向与难点、智能财务应用场景的发展阶段、事项法会计对业财融合的影响等话题展开。

以下是根据采访整理的内容:

智能财务的发展现状

有关财务机器人的概念出现和推广以来,很多人开始关注人工智能对会计的影响。经过大概5年的时间,如今有关智能财务的讨论,无论从理论和实践部分都有很大的发展。理论层面,有关智能财务的论文、图书都呈指数增长。实践层面,通过每年开展智能财务最佳实践评选,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管理财务问题。

在关于智能财务的生态方面,还是与我们想象有一些差距,比如相关的法律法规跟最新的应用可能还是不非常匹配;一些学术研究落后于实践的,很多企业的应用实践的探索走在理论前面。

在智能产品的研发方面,像RPA、OCR之类的通用性的产品还是偏少。很多单位在做智能财务的时候希望能选择一些通用产品来用,可以像office一样拿来即用。但是目前来说,这样的产品还是偏少,更多的是需要定制化开发。

从最佳实践方面,我们觉得很多企业花了很多钱,也做了很多探索,但是效果不佳,一个原因就是可能还没有找到非常合适的方法论。所以我们从2020年开始推出智能财务最佳实践的评选活动,希望通过活动把领先企业的经验、做法总结出来,帮助其它企业推进智能财务建设。在评选中我们也看到,用友的很多客户在智能财务方面做得非常好。

业财融合的方向与难点

业财融合是跟整个信息系统的发展密切关联的。以前因为业财之间数据共享的程度不足,业务人员把业务的数据输进去以后,财务人员需要相关的信息时需要重新输入重新处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促使整个底层的数据可以充分共享,进而促进了业财融合的发展。

但是我感觉到现在有一个趋势,很多人认为业财一体化以后,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会融为一体,我可能观点还不太一样。之所以会有越来越细的职业分工,就是因为每个职业有它的视角、评价方法、法律法规和制度依据。具体到业财,对业务的管理和对财务的管理,标准、目标都不一样,如果要求一个人既要完成业务的工作又要完成财务的工作,实际上违反了专业分工的规律。我理解的业财融合更多的是流程的共享、信息系统的共享、数据的共享,而不是他们职能的合并。

此外,业财融合本身其实也有很多障碍。业务和财务有各自的要求,比如从数据的安全性考虑,有的信息财务人员并不希望给业务人员看,或者业务人员不希望把业务数据给财务人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充分融合,有可能导致一些问题。怎么去解决这些可能发生的问题,也是要做深度思考的。

事项法会计支撑企业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

事项法会计跟价值法会计是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价值法会计是假设信息的使用者对需要的信息是确定的,所以会给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几张固定的报表即可。事项会计是假设对信息使用者所需信息一无所知,这时我们就给信息使用者提供最底层、最原始的数据,然后由信息的使用者根据需要组合想要的信息。

事实上,事项法会计的想法在几十年前就有专家提出来,但是一直没有公司去真正地实施落地。所以我非常敬佩用友公司花这么大的力气去做事项会计的产品,我觉得用友BIP事项会计一定会给未来的企业管理带来巨大的影响。

因为我们现在处于不确定性的时代,最大特点就是我们需要的产品、服务都在不断地变化,也就是未来的企业前端应用的变化很大。怎么去快速地应对不确定性的变化是这个时代的一个重大挑战。

如果底层数据有足够细的颗粒度,且数据跟业务高度关联,跟事项的数据高度关联,那么我们就可以快速地组装想要的功能。所以,事项会计实际上在底层给我们应对不确定世界带来了非常好的一个基础。未来,企业如果要面对不确定快速变化的世界,就需要在底层上有所变化。所以我非常看好事项会计。

智能财务应用场景的发展阶段

从应用角度来讲,我们发现很多企业是先从一个点状的应用开始,然后演变到一个线状的应用,再应用到整个领域,即一个面状的应用。从发展的过程来讲,我们认为智能财务首先的应用场景大部分会是在财务共享中心里面,然后是在更大的管理会计平台上,最后是更大的业财融合的平台上。

之所以会首先在财务共享中心出现,关键原因是因为智能财务的特点决定了,如果它的体量比较小,它的投入产出是不够支撑运作的。只有在财务共享中心里面集中以后,体量足够大,通过应用智能产品带来的收益,才能远远超出分布式管理模式下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