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会指导,深兰科技集团旗下深兰科学院和深兰数字智能产业研究院联合编写,共同发布了国内第一份《个人数字化产业报告》,开创性的提出“个人数字化”这一理论体系。
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系教授博导崔丽丽认为,数字技术发展到现在,在人类个体层面上的数字化应该是最为充分的。数字化之于人类,未来一定是密不可分的。数字化的量变给人类产业和社会带来的质变,有赖于我们在当前时间点上对数字化的认知。深兰科技的《个人数字化》报告全面地探讨了个人数字化从内容到生命的产业进阶和未来发展,并由数据与计算统一的视角提出了个人数字化治理的重要议题。深兰的个人数字化理念与尝试将有助于我们对数字化与人类的未来融合这一趋势建立更为清晰和全面的认知。”
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导张超表示,“深兰科技发布的《个人数字化》报告总结了数字人概念的发展脉络,并指明了以数字化生命为代表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个人数字化经济开辟了新的方向。数字人的开发,需要数学、计算机、电子通讯等多学科间的协同合作与交叉研究,是在产-学-研-用一体化科研模式下的全新研究方向,也是关系到国家安全、个人隐私保护、居民医疗健康等方面的重大工程问题。”
报告核心观点
个人数字化的内涵和外延
报告将个人数字化的内涵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个人数字化是进入“信息圈”的通行证,二是生成式的数字灵魂是个人数字化的连续产物,三是个性化是贯穿个人数字化的主线。
报告认为,世界正在变成一个信息圈。人类能否利用个人数字化技术获得数字形象、数字身份、数字资产,并且在数字世界中和其他数字智能体协同共生,顺利融入信息圈,开始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个人数字化是关键桥梁。
报告提出,在未来随着个人数据的极大丰富,不仅是自然信息、个人偏好、个人行为等可以从数据中得以表现,在 AI 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生成式人工智能”还利用数据可以把个人的认知、情感、道德等从数据中挖掘出来,把心智用生成技术转化成自然地交流方式,形成更加立体的数字灵魂。所以从内容的视角来看,个人数字化是以用户生成内容为基础。
报告指出,个性化代表着个人数字化的核心价值点。如今,随着互联网、数据和智能技术的发展,每个个体的差异性定义了个人的所有,没有个体差异化的数字化就不是个人数字化。所以“个性化”是贯穿个人数字化的主线,个性化是个人竞争力的由来,个性化代表了个人数字化的核心价值点。
个人数字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报告将个人数字化进程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分别是以内容为代表的个人数字化 1.0;以自然交互为工具的个人数字化 2.0 阶段和以数字生命为目标的个人数字化 3.0 阶段。
在个人数字化 1.0 阶段中的个人数据存储和用户生成内容的应用在未来可能会更加注重个人去中心化,例如 web3.0 的应用。那么此市场会继续延续这条主线发展下去,而且会和其他阶段的应用更加融合。
在个人数字化 2.0 阶段,数字化的进程通向更高的水平,要把个人数据和个人身份统一起来,用统一的数字载体帮助自己完成更多的事情。数字人是本阶段开创并发展的重要工 具,例如个人虚拟形象、虚拟主播、虚拟导游、数字员工、AI助理等数字人。从数字化的人的角度来看,要构成个人的孪生智能体, 要从四个方面构建,一是人的静态外观,包括样貌、性别、型体、服装等;二是人的行为,包括表情、话语、动作等;三是人的生物特征信息,包括健康、基因等;四是人的心智,包括思维、情感等。
在个人数字化3.0阶段,思维的克隆可以认为是初始状态,个人数字化3.0阶段把数字化的生命突出在前台,关注的是数字化生存的问题。在这个阶段,更注重个人的意识如何在原子和比特之间无障碍的转换和有效的应用与管理,以及还有什么更好的形式来承载数字生命这种新的生命形态。
个人数字化的产业展望
报告从个人数字交互、个人数字孪生、个人数字存储三个角度分析了个人数字化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个人数字交互包含从内容到知识两个维度,数字交互技术的进步让界面从fingertip GUI 进化到multimodal UI (多模态的用户界面),即用语言、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在 AI 的帮助下更智能更自然的进行交流和活动,用来释放用户在获取使用信息时无谓的精力损耗,并大幅度提高个人数字化生产力。
个人数字孪生则是从生理到心理两个维度递进,个人数字孪生把关注更多地放在对个人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实时自动的动态档案收集。生理信息包括人的运动以及重要器官等信息;心理信息则包括智力活动和社交活动等方面的信息。通过个人数字孪生对个人全方面信息 的掌握,可以帮助人们自我照顾、自我反思和个人成长。
个人数字储存从记忆到硅基生命永生两个方面抽丝剥茧。报告提出,个人数字存储起到非常核心的作用,用户必须保证有丰富的个人数字化的存档才可能让“数字生命”更加接近于本人。所以,最理想的方式是把个人生活日志、数字分身、数字永生组成一脉相承的服务,在生命各个时期都有投入和产出,在逝后也能进一步合理利用个人遗留的数字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