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贫瘠寂静的大山里,徐两蒲找到了自己的“天命”。1992年出生的她,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每每与人交谈,总是会不自觉笑成月牙一般,眼底的笃定和光亮肆意蔓长。2015年,她成为云南省昌宁县漭水中学的一名支教老师。
在决定支教以前,徐两蒲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大四学生,当时已顺利拿到人大和港大研究生名额,并在财政部下属研究所工作。如果一切循着既有轨迹行进,徐两蒲应该也会过成许多人羡慕的模样,但她却开启了第一次人生重置。
“人的身体是最诚实的,不开心不只表现在心里,你的身体也会跟着不开心,总会提不起那股劲儿来。”从上大学起就热衷公益的她,当时不得不因为繁忙的工作暂停所有义工活动,但精力上的聚焦换来的更多是精神上的疲软,于康瑜而言,公益已融入日常。
那时,她的好朋友经常会分享一些支教趣事,这让徐两蒲挣扎许久的心也跟着苏醒起来。
考虑到所要承担的机会成本,在作出抉择前,徐两蒲郑重其事地问了自己三个问题:“喜不喜欢?”“适不适合?”“专不专业?”认真思考过后,她做出了偏离正常轨迹的理性选择——支教两年。
毕业时期的徐两蒲
“当时我需要给自己找一条路,一条新的、可能很少人走的路。”徐两蒲说,“我想深入到乡村教育实践中,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大山里的孩子。”
对公益的这份热忱,源于奶奶从小对徐两蒲的教导,“我们生而为人,不是猪马牛羊,本身拥有更大的能量,不只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更多人过得好。”小时候的徐两蒲对如何让别人过好并没有明确意识,随着年龄增长,在不断寻找和尝试中,徐两蒲心中的答案逐渐清晰。
就这样,她说服了父母,与所有触手可及的美好事物一一作别,踏上了人迹虽少、却真正炙热的路途。
在漭水中学支教的两年里,徐两蒲用“心思盒”打开对话时空,与四百多个孩子交换秘密,成为了孩子们认可的“徐两蒲”;她每次要徒步二三十公里去家访,每天要额外花费两个小时为基础薄弱的学生补课;她还发起了“百团大战”、“十佳校园歌手大赛”等,鼓励孩子们培养多方面兴趣爱好;最为重要的是——徐两蒲教会了他们写诗。
与诗歌的邂逅缘于一堂书法课,一阵突如其来的雨声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徐两蒲见大家看得认真,便决定带他们看着雨花写写小诗。随后,她注意到教室角落里的一个小女生在暗自掉眼泪,走过去后看到桌旁的纸上写着:我是一个自私的孩子,我希望雨后的太阳只照在我一个人身上,温暖我;我是一个自私的孩子,我希望世界上有个角落能在我伤心时空着;我是一个自私的孩子,我希望妈妈的爱只属于我…
“孩子与诗歌有着某种天然的契合,他们写出的那些句子短小深刻,是内心最真实纯粹的东西。”徐两蒲说“大山里的孩子经历着我不曾经历的苦难,但是他们依然对世事怀揣悲悯和热爱。”从那天开始,徐两蒲发现了孩子们手中特有的光亮,便将这个小活动保留下来,并命名为“四季诗歌课程”在全校落地推广,她自己似乎也从这些小诗中找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