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孔子“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的教学方法,为后世提供各因其材的教学启蒙。

今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助力因材施教的梦想照进现实。

2020年,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政策引领下,在安徽省不断创新实践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旌德县率先实现了全县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全覆盖,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助力师生减负增效,形成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体系,实现区域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旌德中学:

让个性化学习真正发生

旌德中学是旌德县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高中学校,为了推动教育信息化转型升级,学校引进智慧课堂、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等智慧教育产品,建设了24个“超脑”智慧教室,为全校1225名学生配备智能终端,助力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智慧学校建设绝非一蹴而就,为了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校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智慧学习月”活动,112名任课教师均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课堂应用考核,为智慧课堂动态化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教师依托智慧课堂,从新课程、常规课、复习课、主题班会等多种课型,为全市70多名观摩教师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智慧教学研讨盛宴。

仅仅一年的时间,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让经验教学走向精准教学,让模糊学习变为精确定位。在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学年中,旌德中学共组织147场考试,通过网上阅卷完成31万余份试卷的批改,大大减轻了教师的批改工作量。学校充分利用学生考试、作业数据,精准掌握学情、考情,直击薄弱知识点,分层分类,生成个性化学习手册推送到每一名学生手中,帮助学生减少无效作业时间,高效查缺补漏。

旌德梓阳学校:

让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旌德梓阳学校是旌德县规模最大的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胡劲松表示,智慧学校建设项目落地以来,学校充分利用智慧课堂的强大功能,打造高效课堂,以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全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在硬件建设方面,学校完成了三至九年级的智慧教室全覆盖建设和信息化设备连接,确保了智慧课堂常态化教学。在推进教学应用方面,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智慧课堂教学使用的专项培训,并在日常教研活动中,要求各个教研组围绕智慧课堂开展听评课活动,让教师真正会用、愿用和活用智慧课堂。

如今,智慧校园已不再是纸上谈兵,梓阳学校已经实现了智慧课堂的常态化应用,信息技术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多个教学场景。课前教师发布预习作业,精准掌握学情,系统里丰富的资源教学也让备课的效率大大提升;课堂上,借助智慧课堂,创新多元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凸显学生的个性体验,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理念,教师通过学生学习过程化数据精准掌握学情,针对性地调整施教策略,有效实施因材施教;课后,个性化学习资源推送让学生的作业从“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减轻了无效重复训练,实现提质增效。

旌德县庙首中心学校:

让减负增效成为可能

旌德县庙首中心学校始建于1970年,是旌德县最早成立的九年一贯制中心学校。2020年,智慧校园建设在学校落地生根,学校共安装了教室智慧课堂一体机11台,发放教师机26台,并为三至九年级所有学生配备学生机,随着智慧教育设施入班、入师、入生,为减负增效、因材施教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在老师们看来,智慧课堂让教学告别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张嘴的传统时代。从初期培训,学习掌握使用智慧课堂的各项功能,到紧紧围绕智慧课堂运用开展教研活动,再到日常教学全面应用智慧课堂,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受益,备课时不需要再费时费力寻找资源,平板备课方便快捷,云端资源内容丰富,随时可用,备课时间大幅降低;学生受益,教师可以依据每个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情况,发布针对性的作业任务,智能推送个性化复习资料,更加适合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不仅如此,学生还能在线获得德育与心理健康辅导,实现课堂学习和家校共育智能化。

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减负增效、因材施教的落地发生,背后折射的是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也是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必然目标。探索教育的因材施教发展之路,旌德,正在认真填写他们的答卷,打造他们的范本。

7月7日,宣城市智慧学校工作推进会将在旌德县举办,总结旌德县智慧学校建设经验,部署下一阶段工作,进一步推动教育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变革创新,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