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天津市津南区八里台镇的王女士患有骨质疏松症,需要长期服药。以前,她都是到该镇卫生院预约登记药品,等卫生院统一购进药品后再去取药。现在她可以通过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进行线上复诊开药、在家等药送上门,不再为买不到药发愁了。近年来,像王女士这样的慢性病患者,都成了微医数字健共体在天津落地的受益者。

2020年1月,天津市政府与微医集团签署《数字健康战略合作协议》,天津市成为全国首个全面启动数字健康建设的省级行政区。在天津市卫生健康委主导下,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牵头、协同全市26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同组建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依托“四朵云”──“云药房”“云服务”“云管理”“云检查”,赋能基层,为居民提供全流程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运行一年后,在2021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会上,位居全国年度“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榜单之首。

“数字健共体”天津模式的精髓,是基于“四朵云”的数字赋能,打破时空边界,擦亮“以人为本”的健康底色。这样的模式究竟好在哪儿?能为患者提供怎样的便利医疗服务?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图为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慢病管理中心

基层数字健共体:盘活基层医疗服务资源,从根本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记者从天津市卫生健康委获悉,2020年1月,天津市启动基层数字健共体建设工作。由天津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字健共体建设,“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承接,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署合作协议,组建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线上线下结合的共同体。目前,已搭建“云药房”“云服务”“云管理”“云检查”平台,通过开展基层数字健共体业务运营,不仅提升基层服务效率和质量,也为基层医务人员和行政管理者有效减负。截至目前,天津全市16个区26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全部完成“云药房”和“云服务”上线运营,累计完成了549家社区站或村卫生室云平台系统安装。通过“四朵云”平台数字化赋能基层,解决“挂号难”“取药难”“上门难”等问题。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借助“互联网+”优势,大力推进互联网咨询服务,减少群众就医交叉感染风险。该委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开展“互联网+医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并联合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在全市开展线上义诊行动,组织全市医师登录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鼓励全市医师利用业余时间为天津市和全国群众提供不限次、全免费的健康问诊和咨询服务。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还积极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应对慢性病复诊患者就医和用药需求。其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互联网+诊疗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基层医师登录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依法开展慢性病、常见病复诊服务。同时,天津市卫生健康、医保部门及时研究落实签约居民线上诊疗医保支持政策,围绕常见病和慢性病提供在线咨询、药品配送等服务,方便患者有序诊疗、便捷用药。“我们还发挥智慧医院建设优势,大力引导群众有序就医。”工作人员介绍,2019年以来,天津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均已建成智慧门诊,部分单位已推广智慧住院应用,各级医疗机构大力推广预约挂号、在线候诊提醒、移动结算、信息推送等智慧服务,积极调整医师出诊时间安排,引导患者错峰预约就医,减少患者逗留时间,避免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推动互联网诊疗服务,进一步完善天津市‘互联网+’医疗服务内涵,提升互联网服务保障能力。建立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监管体系,确保‘互联网+医疗健康’各项服务健康有序发展。”工作人员表示。

慢病管理,立竿见影

慢病管理也是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的切入点之一,自2021年5月开展以来,对天津市慢病患者的管理成效堪称立竿见影。这一智慧医疗服务项目还被写入今年20项民心工程的第一项──“推进基层数字健共体建设,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云平台全覆盖,至少建成16家示范基层慢病管理中心”。

记者了解到,健共体慢病管理中心的管理流程是这样的:诊前,院内慢病管理中心的护士会为患者建立全生命周期电子健康档案,引导患者诊前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血压4项基本健康检测,并自动将数据同步到健康管理系统供医生诊间调阅;

诊中,医生可从健共体医生工作站查看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快速获取其个人健康信息、检查检验数据结果、病情分层分级情况等,并根据信息精准开展诊疗服务和健康管理,以尽可能节约医疗资源,节省患者就诊时间,提高医生的诊疗效率;

诊后,健康管理师通过建群、定期电话回访等方式,为患者提供一对一的健康指导。患者可以通过线上慢病管理中心平台上传居家检测数据并进行自我管理,专业的健管师会根据数据进行及时干预和定期随访,落实院内院外连续性的管理,实现“小病不出门,大病有指引”。

家住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的朱志武、贾杏芬老两口都是糖尿病患者,他们就尝到了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慢病管理的甜头。82岁的贾杏芬在1999年被确诊,83岁的朱志武2014年被确诊。他们患病后,过去一直在三甲医院看病,但大医院患者多、距家较远,所以他们去医院次数少,即便去老两口也只是到医院拿药,一个药方用了很多年,几乎没有接受过健康管理服务。

去年8月,老两口在医生推荐下加入慢病管理中心。刚接触社区医生时,他们还是有些不放心,“小医院的大夫,靠谱吗?”朱爷爷半信半疑地接受了健管师给他的饮食、运动建议。没想到,两周之后,他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数据下降到管控范围内。自此,老两口对健管师是言听计从,可贾奶奶的相关指标却一直下不来。健管师也很纳闷儿,反复询问才知道,两位老人每餐吃得挺多,而且特别爱喝粥,腰围都较大。健管师根据他们的饮食习惯,要求他们每餐定量,少喝粥,必须配合合理运动……在健管师的干预和鼓励下,老两口调整了饮食结构和运动方式。如今,贾奶奶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下降到了合理区间,老两口的身心状况越来越好。

截至今年7月,在天津市医保局和市卫生健康委的积极协调指导下,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已与天津市8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3家二级医院共同建设慢病管理中心,建立慢病电子健康档案患者130.02万人,糖尿病患者37.09万人,高血压患者92.93万人,规范管理率达76.93%。依托数字健康技术优化就诊流程,在基层开展了按病种标准化健康筛查、健康管理和干预,在管慢病居民的血糖达标率提升9.78PP,血压达标率提高15.84PP。提升居民健康指标的同时初步实现了医保基金的结余控费,医保结余率约为17.31%,并按规定结余留用,用于激励医务人员主动为群众提供健康服务。

图为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健康指导区

人在家中坐,药品送上门

有“老病号”的家庭都能体会到长年跑医院开药、取药的烦恼。尤其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去趟医院十分辛苦。天津市宁河区丰台镇居民崔焕元一提起这个就直摆手。崔大爷今年75岁,20多年前患上了糖尿病。近3年,他因为糖尿病足先后做了两次手术,一个脚趾被截。手术后,他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控制病情。他是一位老农,行动不便,家里也不宽裕,如何便利、实惠地拿到药,成了心头大事。

崔大爷所住的村镇周边只有一个不大的社区医院,医院药品总共400多种,经常没有他需要的药。这些年,他不得不一趟趟坐公交车到宁河区城区的药房自费买药,每个月跑1次,每次得折腾三四个小时,药费要600多元。他在精力、金钱上承受着双重压力。

改变是从去年6月开始的。社区医院大夫告诉他:“咱们社区医院被纳入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了!健共体有一项‘云药房’服务──从社区医院也能买到城里大医院一样的药,因为是相通的。您老不用再跑来跑去了,可以直接从‘云药房’下单,在家等着送药上门就行了。另外,您还能享受跟社区医院买药一样的报销比例。”

“咋有这样的好事!”崔大爷别提多高兴了,他照医生说的做,省力还省钱。每个月的药费只需自己承担120多元,更让他欣慰的是,再也不用拖着残疾的腿脚搭公交车去城区买药了。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不少慢性病患者最直接的感受是以前基层医院没有的药品,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云药房”都可以提供,可以享受医保,患者不必去现场挂号、取药,在手机上操作就可复诊、购药,享受送药到家的服务,很方便。

截至今年3月,天津全市266家基层医疗机构已开通“云药房”,通过“云药房”累计完成处方数超208万单,其中送药到家16万余次。微医集团工作人员介绍,“云药房”引入“互联网+药品保障”服务模式,使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二、三级医疗机构药品目录有效衔接,目前可以提供2000多个品规的药品。

图为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送药到家服务

医生上门,全家轻松

家住天津市红桥区77岁的李大爷在两年前意外摔断腿,身体出现连锁反应,目前只有右手还能活动,话也说不清楚,只好在家卧床休养。两年多来,他的老伴儿、儿子轮番照顾,还雇了护工,可他的身体一直不见好转,全家人累得筋疲力尽。

去年秋天,李大爷的儿子偶然听说了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又听说天津互联网医院获批长期护理机构资质,成为天津市首批长护险定点服务机构,就试着拨打客服电话求助。很快,该院派工作人员上门核查李大爷的情况,并与他家签署了服务协议。之后,每周都有医生上门为李大爷诊疗,还有专业护理人员手把手指导家属和护工操作,家属感觉轻松了不少。

经过多次针灸、按摩,以及康复训练,李大爷右臂能慢慢活动,身体其他部位渐渐恢复知觉,说话也比原来清晰多了。李大爷的老伴儿说:“医生和专业护理人员帮了我们大忙,一家人生活质量也改善了。”

据了解,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云服务”目前可为患者上门提供静脉采血、针灸、更换尿管等58项服务。截至今年7月,“云服务”累计为8000多名患者提供2.6万余次上门服务。其中,很多患者是术后或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们拨打健共体客服电话预约医护人员上门服务,健共体方面经评估后,会结合患者病情和地址等,就像打车“派单”一样,就近委托签约的医护人员上门服务。

图为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居家医疗服务

检验信息,结果互认

“你面对的是一个社区医生,但其实他的背后是一个团队。”家住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塘镇的糖尿病患者刘汉苓在接受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服务后深有感触地说。

在数字健共体中的“云检查”,通过搭建云影像中心、云心电中心、云检验中心等区域医疗共享中心,分阶段逐步覆盖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进“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服务模式。目前,数字健共体投用的云巡诊车、云巡诊包已初步统一基层检测能力,实现检验信息互联互通、结果互认。

微医云巡诊车就像一所小型的移动医院,不仅配备血压仪、心电仪等设备,还集成了智能诊疗系统、医疗协作系统、云HIS及健康维护系统、智能检查检验系统等,能够提供B超、心电、血常规、尿常规、生化等多项检查检验。

在日常的基层体检服务中,云巡诊车仅需一小时左右就能生成血常规、生化等数据结果,并将数据实时回传到公卫系统。这相当于把卫生服务中心的检查检验能力送到了居民家门口,能够有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半径,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天津市中塘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魏承发告诉记者:“在数字健共体系统里,我们基层医院跟上级医院信息共享。上级医院的医生会参与会诊、转诊,将来还能实现社区医院把患者检验样本送到上级医院,由上级医院统一检验,数据回传到基层医院,免得患者自己往大医院跑。”

图为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云巡诊车

记者手记

“四朵云”支撑下的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带来的不只是由技术产生的效率提升,更从深层推动了体制机制的变革。

在实施分级诊疗改革时,“强基层”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老百姓信得过基层的诊疗服务,让大部分人的健康问题在基层得到解决,才能盘活基层医疗服务资源,从根本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有效推进了基层医院与大医院的互联互通,提高了家庭医生的诊疗能力和基层的诊疗水平,让居民在基层就能享受到“未病能防、有病能诊、小病能治、大病能转、慢病能管”的服务,从而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